
(10月11日《江西日报》第4版刊发)
在赣鄱大地产业升级的澎湃浪潮中,江西省财通供应链金融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财通供应链)始终高擎“金融服务实体”的旗帜,以“深耕产业、重点布局、科技先行、创新驱动”为行动纲领,将供应链金融的“活水”精准滴灌至产业链关键环节。作为省内注册资本最大的国有供应链金融集团企业,截至2025年8月底,公司总资产达145.39亿元,产业类项目投放余额近30亿元,在服务江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,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,先后获评最佳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、供应链行业影响力金融服务机构、(行业)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奖以及纳税突出贡献企业等称号。
党建引领筑根基 聚力发展强内核
坚持党的领导、加强党的建设,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,也是国有企业的“根”和“魂”。“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促落实”,财通供应链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,将党建工作与经营发展深度融合,构建“党建强、发展强”的良性循环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。
铸魂定向,把稳发展方向盘。自2021年成立财通供应链党总支以来,严格执行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、省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。围绕“三重一大”事项,公司坚持党组织前置研究审议重大事项,从战略规划到项目审批,从人事任免到资金调配,均以严密的制度程序保障决策科学合规。为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效能,公司主动向上级党委申请成立党委、纪委,该事项于2025年6月落地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,为公司转型升级筑牢政治根基。
强基固本,激活组织战斗力。“支部建在业务链上,党员冲在第一线”,这一鲜明导向为财通供应链的组织建设与业务发展锚定了方向。公司各基层党支部始终将党建工作与核心业务深度融合,以多样化的红色教育活动为抓手,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实体中亮身份、作表率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,公司坚持“党管干部、党管人才”,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占比达98.67%,62.91%的员工具备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,打造出一支“政治过硬、专业精湛、作风优良”的人才队伍。
改革赋能,提升管理驱动力。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,公司以“大风控、大财务、大综合”为抓手,推动管理体系迭代升级。通过上收子公司审批权,构建集中审查审批的风控新格局。在效率提升上,公司完善制度机制,全方位加强二级子公司管理,建立子公司闲置资金调配应急机制,实现总部集中审批、统筹拆借资金,保障项目“短平快”投放。科技赋能更成为管理升级的“加速器”——综合业务系统全面上线,整合1230个项目数据建成统一数仓,铁矿石贸易全景监控大屏实时可视化库存与物流状态,推动管理效能提升30%以上。
党建引领下的发展动能持续释放——公司始终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,紧扣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,聚焦企业融资难、审批慢等痛点问题,主动联合地方政府、园区管委会搭建协同服务平台,创新推出“园区连片授信”专项服务。该服务以为民办实事为导向,精准锁定符合产业升级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等方向的优质企业,大幅简化授信流程,将放款周期压缩至3个工作日,实现了“政策精准滴灌”向“服务高效直达”的转变,彰显着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的强劲活力。
链通实体优服务 深耕产业激活力
“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,供应链金融就是要让血脉流向最需要的地方。”财通供应链始终聚焦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“1269”行动计划,以供应链为纽带,将金融“活水”精准滴灌至制造业、基建、园区企业等实体领域,构建“从产业中来、到产业中去”的服务生态。
园区连片服务,破解企业融资难。公司将供应链金融奖励试点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,帮助崇仁县输变电产业园区化解“上游现款采购、下游账期3个月以上”的资金周转压力。主动创新“国企联动+集采”模式,与该县国企供应链公司合作,为园区企业批量代采铜材、硅钢等原材料,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10%至15%。截至2025年8月,累计对园区投放10.28亿元,代采铜材10095.47吨、硅钢4454.96吨。公司对进贤县钢构园区企业投放0.43亿元,代采钢材10500吨,让17家园区企业享受不高于7%的服务费率,帮助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至3个百分点。
在铅山工业园区,一场供应链金融的“及时雨”正滋润着当地铜产业链——财通供应链精准对接园区企业需求,围绕粗铜、电解铜等原材料采购及铜杆、铜线等成材销售两大核心场景,通过集中采购、渠道优化及资金支持,有效降低园区企业采购成本,增强其终端市场竞争力,构建了贯通上下游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。首批即为7家企业锁定1600余吨铜锭资源,有效降低园区企业采购成本,成材销售渠道同步优化,让产品溢价能力显著提升,真正实现了两头受益。
产业深度渗透,激活链条新动能。围绕我省有色金属、钢铁、建材等重点产业,财通供应链打出“工贸一体化”组合拳。深耕铜基新材料产业链,累计投放资金4.18亿元,服务抚州20余户企业,推动“铜矿石—电解铜—铜杆线”全链条贯通;以混改试点为契机,中标宝武钢铁60万吨铁矿石保供订单,向南京钢铁、中天钢铁销售铁矿石56.61万吨,通过批量采购享受3%至5%折扣,间接贡献海关进口增值税6000余万元;为寻全高速西延段项目代采砂石200余万吨,既保障了高速施工进度,又帮助供应商加快资金周转,实现基建提速与企业增效双赢。
在煤炭、黄金等领域,公司同样亮点纷呈:创新“预付账款+仓库控货”模式,年内交易煤炭30余万吨,投放近2亿元;深入深圳水贝黄金市场,开拓货押业务模式,累计销售合制金825公斤,金额达6.1亿元。从有色金属到建材,从能源矿产到基建工程,财通供应链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省重点产业集群,截至8月末产业类项目占比近21%,朝着“产业类项目占比25%”的目标稳步迈进。
践行使命勇担当 履责于行映初心
财通供应链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,在纳税贡献、风险化解、民生保障等领域主动作为,彰显国企担当。
扛牢经济责任,争做“纳税标兵”。公司坚持依法经营、诚信纳税,以稳健的经营业绩多次获评纳税突出贡献企业。在利润空间受挤压的情况下,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、提升管理效率,为地方财政贡献稳定税源。同时,公司积极响应国家“减费让利”号召,年内为实体企业降低服务费合计超3000万元,用自身让利换取企业增效,彰显金融国企的社会责任感。
坚守风控底线,守护金融安全。面对部分行业风险暴露的挑战,公司成立风险化解专班,将风险处置纳入年度考核,通过现金清收、资产盘活等方式处置化解风险项目。针对房地产领域风险,公司组建专项工作组,联合地方政府、法院推进“资产盘活+产业导入”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。在合规建设上,公司从“制度完善”与“案例赋能”双维度推进合规建设,年内修订制度近30项,编写的4个风险案例入选省金控集团典型案例汇编,为行业风险处置提供财通方案。
服务民生工程,彰显国企温度。从沪昆高速改扩建到南昌青山湖污水管网改造,从寻全高速西延段到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,财通供应链年内累计为7个省级重点工程提供建材代采服务2.5亿元,用供应链服务保障民生项目加速跑。在“十五五”规划编制中,公司将“服务乡村振兴”“助力新型城镇化”纳入重点方向,计划加大对县域产业园区、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力度,让供应链金融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。此外,公司积极投身公益事业,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志愿服务、乡村振兴等活动,在红色教育、廉政建设中涵养清风正气。
风好正是扬帆时,策马扬鞭再奋蹄。站在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与“十五五”规划谋篇布局的历史交汇点,财通供应链将在省金控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,以党建引领强根基,以供应链服务实体,以责任担当促发展,充分发挥延链补链强链功能,为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更多力量。

赣公网安备 36010802000306号